时间:2022-11-06 01:31:16 | 浏览:1313
就在去年的7月9日,雷军在港交所敲响定制的铜锣宣告小米集团正式挂牌上市,不知不觉间,小米上市到今天已经整整一年了。相信不少人都很感兴趣,上市一年的小米到底发展得如何,在这一年间小米又都做了什么。
时间拨回到一年前的今天
去年小米上市从传出消息到预热再到正式挂牌,可以说赚足了社会各界的眼球,作为一个始终在互联网领域颇具话题性的公司,小米的上市就更是引起广泛讨论,其商业模式能否在上市后得到验证在当时极受关注。
小米敲钟上市
小米上市还有一个重大意义在于,这是港股第一支“同股不同权”的股票,可以说是开创了港股的一个先河,之后不断有公司选择以“同股不同权”上市。
然而,相较于上市这件事的热度,小米上市本身却并不算特别理想,17港币的发行价在上市首日即遭破发,开盘价报 16.6 港币,下跌 2.35%,甚至被调侃称为“年轻人的第一次套牢”。
对此,雷军显然已经有所预料,他表示:“短期的股价不是最重要的,公司长期的价值才是。”
在上市当日,雷军多次强调“小米是一家互联网公司”,但从上市后来看,投资界仍然将这家公司当做一家硬件公司来投。这或许是小米最无奈的地方。
一年后小米开启“回购模式”
那么在经过了一年后,现在的小米在股市上又是如何呢?截止到7月8日,小米实时股价为9.8港币,相较发行价17港币已经缩水了近一半。
现在的小米已经开启了“回购模式”,小米在今年1月启动了上市以来的首轮回购,分3次合计回购了1997.22万B类股份,耗资约2亿港币。
截至7月3日,小米集团自6月以来已连续回购股份累计达19次,分别于6月3日、4日、6日、10日、12日、13日、14日、17日、18日、19日、20日、21日、24日、25日、26日、27日、28日、7月2日、3日进行回购。
对此,小米曾发布公告称,公司现有财务资源足以支持股份购回同时维持稳健的财务状况,公司以股份购回表达对现时及长期业务前景充满信心。
对应一年前,小米现在仍强调自己的互联网商业模式,并对公司的“智能手机+AIoT双引擎”策略深信不疑。这一点笔者倒是很钦佩小米,即使处于逆境仍然坚信对自己的认知与判断。
这一年的小米很勤奋
既然小米一再强调其“智能手机+AIoT双引擎”策略,那么这一年里小米的智能手机业务和AIoT业务分别发展得如何呢?
首先来看智能手机业务。
从2018年7月9日至2019年7月9日期间,小米共发布了18款新机,分别为:小米Max 3、小米8青春版/8透明探索版/8屏幕指纹版、小米Play、小米9/9 SE/9透明尊享版、小米CC9/9e/9美图定制版、Redmi Note 7/7 Pro/7S、Redmi 7/7A、Redmi K20/K20 Pro。
小米9透明尊享版
从数量上来看,小米这一年可以说是相当勤奋了,产品线涉及多个消费层,上到5000元档位的小米9透明尊享版(12GB RAM),中到2000元档位的Redmi K20,下到500元档位的Redmi 7A,均有所覆盖。
这一年,小米将红米品牌独立出来形成Redmi产品线,希望能够在主系列之外开辟一块新的战场,在中端消费市场塑造新的品牌形象。
而在本月初,小米发布了小米CC系列,主打年轻用户市场,进一步细分中低端市场,承载了原本Redmi系列的部分职能。
再来看看AIoT方面的动作。
去年11月,小米举办了第二届AIoT开发者大会,并投入1亿元打造“小米AIoT开发者基金”,用于激励AI技能开发者、激励硬件设备厂商和AI技术公司,共同打造AI新生态。
小米宣布了与宜家达成合作,这对小米AIoT的推动有不小的意义。
小米AIoT家居产品
产品方面,小米生态链的产品阵容在不断扩充,推出了Redmi全自动波轮洗衣机、米家互联网空调C1、小米米家智能门锁、扫地机器人1S、米家多功能IH电饭煲1S、小爱触屏音箱等智能家居产品。
在今年的米粉节上,小米还公开了米家破壁料理机、米家多功能电煮壶、米家温湿检测电子表、Redmi AirDots真无线蓝牙耳机、小米米家对讲机2、小米旅行箱青春款、米家防蓝光护目镜Pro、米家手持无线吸尘器等AIoT生态链新品。
背后问题可能出在哪?
从上面来看,小米这一年前前后后忙出了不少东西,为什么股价还是缩水了近一半呢?
首先还是从智能手机业务来看,根据小米2019年第一季度的财报来看,智能手机业务占到了小米总体收入的61.72%,尽管雷军多次强调小米是一家互联网公司,但这家公司仍然严重依赖手机硬件销售。
结果目前全球的手机市场环境都不算太好,根据财报显示,小米2019年Q1全球手机出货量同比下滑6.3%,国内出货量同比下滑了3%。
海外市场对小米来说是另一个痛,原本最大的优势市场印度也被竞争对手挤下宝座。相信大家近来也注意到了小米在海外市场中的收缩,MIUI逐渐关闭了境外地区的部分服务。
MIUI台湾/香港论坛7月1日停止运营
但对小米来说真正麻烦的是AIoT业务。我们之前就说过,小米对自身的定位与投资人存在严重分歧,这其中核心就在于AIoT。
小米将自己定位为一家智能手机+AIoT双引擎驱动的互联网公司,但AIoT现在并不能让投资人看到其盈利的能力。
这一年来,小米发布了多款AIoT生态链产品,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可惜回报暂时是看不到的。而港股恰恰有这样一个传统,那就是港股投资人对于“有潜力但暂时没有盈利能力”的公司兴趣普遍不大。这就让小米相当地难受,也不怪有说法认为如果小米当初如果选择在纳斯达克上市,情况会好得多。
但笔者认为,这也不仅仅是投资人眼光长远与否的问题,就小米本身AIoT业务在上市后这一年的进展来看,也存在不小的问题。
就大的动作来看,这一年间真正称得上有分量的也就是和宜家达成合作,更多时候还是处在概念的层面,进展不大。
就产品角度看,小米确实推出了不少新的产品,但始终缺少一个爆发性的入口产品。甚至这些产品本身是否真的能算得上融入AIoT生态,都需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很难被称得上是AIoT产品
事实上,消费者在看小米生态链新品时,更关注的是外观设计和性价比,而对于小米更重视的智能与物联很少给予关注。这也是因为当下小米的这些产品从设计底层,就没有将智能和物联作为核心,出来的产品往往依然是一个个孤岛,产品之间的互联互通很弱,也不怪消费者注意不到。
这一切都让港股的投资者对小米的AIoT业务抱有足够的信心。
7次架构调整见小米改革的决心
针对这一系列的问题,小米除了不停地回购股票,又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扭转这样的局面呢?笔者看到了三点。
首先是对组织架构进行调整,就在本月1号,小米进行了上市后的第7次架构调整,形成了财务部、参谋部、组织部三大部,加上质量委员会、技术委员会和采购委员会三大委员会的整体架构。
其中比较重要的是三点,一是雷军兼任中国区总裁,全面负责中国区业务发展与团队管理。雷军重新出马亲自来抓中国区的业务,显然之前的问题不小了。
二是成立大家电事业部,王川兼任事业部总裁,负责除电视之外的空调、冰箱、洗衣机等大家电品类的业务开展和团队管理。
三是原人工智能与云平台部拆分为三个部门,即人工智能部、大数据部和云平台部,将这三个部门拆分出来独立培育。
这一系列的组织调整直接的目的就是解决小米当下业务面临的各种问题。
智能手机业务方面,小米对旗下所有手机产品线进行了梳理,以及对产品结构和发布节奏进行主动调整。目前看来,小米手机产品线将形成小米、Redmi和小米CC三驾马车的结构,分别针对高中低三个市场。
小米CC9
AIoT方面小米不仅没有放弃,而且要加大力度,成立大家电事业部显然不是小米要做传统家电,其背后还是AIoT的那套逻辑,甚至在任命文件中明确提到这是“为了持续强化手机+AIoT双引擎战略”做出的调整。
集团高级副总裁王川亲自负责AIoT大家电业务,显然是小米对AIoT业务下了重本,是未来小米的另一条腿。
下一年小米的走向 有些问题要答
就目前的两大核心业务来看,小米下一年的发力应该仍然是集中在这两点上,而且有大量的事情要做,充满挑战,但也不缺机遇。
智能手机业务方面,目前小米新机的发布节奏仍然存在问题,旗舰机型在年初发布后要撑一整年,下半年没有镇得住场的旗舰显得后劲疲软。产品线细分梳理也需要更进一步,目前依然存在划分不够明确的一些型号。
更重要的是,马上到来的5G将是下一次换机大潮,小米是否做好了足够的准备迎接这股5G浪潮,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小米5G手机何时上市?
AIoT方面倒是笔者更看重部分,一来这个市场上还没有形成影响力的AIoT品牌,二来小米生态链反而是潜力较大,相对更完善的一个。
小米如果能够抓住这个机会窗口,尽快调整AIoT业务中的问题,或许能够在这片新的市场中大有作为。
笔者认为,小米的双引擎方向没有问题,这两者其实是相辅相成的,但关键在于这两个引擎如何处理好自己问题并形成增长的力量。
小米也应该做好股价继续低迷的准备,只要硬件综合税后净利率还是小于1%,AIoT业务短期继续看不到盈利的希望,就依旧难以获得港股投资人的信心。
雷军算不算一位优质的创业家,这个问题,每个人心目中有不同的答案!从创业的角度来看,雷军身上有很多值得创业者们学习的地方,比如雷军在财务自由之际还能拿出创办小米公司的魄力。从投资者们的角度来看,雷军是一位优秀的创业者,但小米公司却并不是一家能
1月27日消息,小米股价大跌近5%,报价16.58港元,跌破17港元发行价。截至目前,内资持股11.73%,占流通股本比重近26%,昨日内资大幅减持1802万股。 2018年7月9日,小米赴香港IPO,尴尬地遭遇破发。当晚答谢会上,雷军
当初被众多投行机构看好的互联网独角兽——小米集团,上市之后股价却一路下跌。今日,小米股价盘中跌破9港元/股,创下8.92港元的历史新低。截至收盘,小米报9.09港元,相比发行价跌幅约47%,几近腰斩;全天成交额16亿港元,总市值2183亿港
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小米自从发布小米9以来一直遭受货源不足的困扰。然而就在3月14日小米商城在微博上向消费者道歉:秒罄这种情况是不应该出现的,小米会将重点放在增加产能上,并取消了第二天的抢购活动。抢购活动一经取消,网友们的负面评论更
近日小米官网下架了小米 9 这款小米史上最短命的数字系列旗舰手机,考虑到近日有两款小米手机通过 3C 认证,很大概率为小米即将推出的小米 10 系列手机。那么你是会在年末的商家促销集中期购买小米 9 Pro,还是等明年购买小米 10 呢?近
1月9日,小米发布公告称,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小长兼CEO雷军和其他控股股东,承诺持有的所有股票,继续锁定365天。小米集团高级副总裁、CFO周受资也做出同样的承诺。不过此前有消息称,小米首批员工期权将于1月9日解禁,而小米员工平均持有1至
7月9日,小米正式在港交所上市,发行价17港元,开盘价16.6港元,当日收于16.8港元,次日收于19.0港元。无论是关注投资的还是看热闹的,大家在查询小米股价或者在相关报道中,都可以看到小米的股票名称为“小米集团-W”,而这个W后缀小尾巴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了解更多雷军梦碎:小米印度狂跌26%小米股价远离发行价和增发价 郭明琪:安卓手机最坏的时段未过做梦是没有问题的,但确实在中国很多人生活在白日做梦之中,但现实是现实,现实就是二舅和南昌周坑爹。对于智能手机,凌通社多次告诫过大
“小米股价又破发了”、“年轻人第二次腰斩”、“雷总,小米股票破发了,救救小米吧”。1月27日,红星资本局发现,在小米集团(01810.HK)董事长雷军的微博评论区,不少网友讨论小米股价再次破发,并喊话雷军“救救小米”。1月27日,小米低开低
不否认,雷军是一位非常勤奋的企业家。但进入2021年以来,小米股价从最高点36港元跌到了19.76港元,这让小米的中小股东们很受伤,因为股价差不多跌回了三年前小米刚上市的时间点。前几日,小米公司发布了最新财报。财报显示,小米集团总营收781
2019年3月20日,小米集团开盘微涨0.82%,随后股价大幅跳水,跌超4%,最新市值2800亿港元。2018年第四季度,小米集团营收44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5%,低于市场预估的462.4亿元人民币。该季度经调整利润18.5亿元
1月8日下午消息,截至收盘,小米集团(01810.HK)股价大跌7.5%,报11.52港元。小米今日最低报11.06港元,创下上市以来新低。据报道,摩根大通发表报告调低对小米集团投资评级,对小米今年底目标价,由原来18港元降至10.5港元。
经济观察网 记者 任晓宁6月22日,认证为“小米CEO”助理的陈曦在微博上公布了小米上市股票代码,代码1810,寓意小米公司18年上市,创立10年。陈曦还公布了雷军在小米招股书上正式签字的照片,这也意味着,小米将成为港交所首家同股不同权公司
今天早上,小米正式在香港上市,股票代码:01810,发行价17港元,净筹资239.75亿港元,收到约10.35亿股认购申请,超额认购约9.5倍。小米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在香港交易所致辞,表示,八年前用互联网做手机这样疯狂的想法,几乎没
7月9日,小米集团的限售股迎来了第二次解禁,而7月9日,也刚好是小米在港股上市的一周年纪念。相较于年初的首次解禁,虽然本次解禁小米承压不大,但是在港股表现方面,小米股票目前的股价和雷军当初豪言的“买入即赚一倍”则相去甚远。同上市初相比,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