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06 01:56:25 | 浏览:324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雷军“让投资者至少赚一倍”的诺言咋办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孙冰 | 北京报道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9年第12期)
6月12日,小米集团(1810.HK)发布公告称再次回购532万B类股,这是小米6月3日启动第二轮回购后的第五次回购。截至6月12日,小米本轮合计购回5456.16万B类股,耗资约5.01亿港元,平均回购价格为9.18港元。
今年1月,小米启动上市以来的首轮回购,分3次合计回购了1997.22万B类股份,耗资约2亿港元,平均回购价格为10.01港元。
密集回购背后是小米接连下跌的股价。去年7月,小米集团以17港元的发行价上市,此后股价曾探高到22港元之上,但此轮回购时的股价只有9.18港元,几近“腰斩”。
此前,雷军曾在上市时对投资者“承诺”:会让买小米股票的人至少赚一倍。如今,投资者不禁心酸调侃:雷总,现在还差4倍。
小米为何遭遇“踩踏式杀跌”?
“小米的股价都成个位数啦?!”作为一位因为小米香港上市才开了港股账户的资深米粉,张先生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他用真金白银明白了一个道理:自己认为的好公司和市场上的好股票是两码事。
6月3日,小米股价下挫至历史新低8.92港元,小米集团很快公布了将进行第二轮股票回购的计划。今年1月,小米上市后的半年股票禁售期到期,这意味着占整体发行股19%的30亿股股票解冻,这给小米股价造成了巨大压力。于是,小米开启了上市以后的首轮股票回购。而且雷军也携高管承诺:未来365天继续锁定小米股票不套现。
而此轮回购的背景是小米的股价已经到了IPO以来“最悲观的时刻”。
在刚刚过去的5月,小米的股价从12港元跌至9.6港元,跌幅高达20%。而就在5月20日,小米还发布了营收、利润双双高于市场预期的2019年一季度财报。但向好业绩并未能阻止股价的一路下跌,媒体甚至使用了“踩踏式杀跌”来形容小米的窘境。
资本市场对小米的杀跌也并非毫无道理。
首先是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增速放缓,触顶下行的趋势非常明显。市场调研机构IDC报告显示,2018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4亿部,比2017年减少了4.1%,预计2019年下行趋势仍将延续。
虽然小米2018年的手机出货量增长了32.2%,但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手机行业正在遭遇寒冬,小米在智能手机营收上是否可持续是市场忧虑的。
小米2019年一季度财报显示,一季度小米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约3.1亿部,同比下滑6.3%;中国内地出货量约8800万部,同比下滑约3%;此外,芯片和操作系统依赖进口也威胁小米等手机厂商的供应链安全。
国产手机品牌四强“华米OV”,只有小米一家上市公司,市场的忧虑情绪自然对于上市公司体现得更加直接和明显。
除了小米,在香港上市的手机供应链厂商,如舜宇光学、丘钛科技等,5月以来的股价也都在不断走低。当然,香港恒生指数5月份开始也一路下行,一个月时间跌去了10%。
但最重要的还是,对于小米究竟以硬件公司估值,还是以互联网公司估值的分歧,这个争论一直伴随着小米,从IPO一路争吵至今。
从营收结构来看,2019年一季度,小米的智能手机收入占到总体的61.72%,虽然相比于2018年同期67.5%的高位有所下降,但总的来说,小米还是严重依赖智能手机业务。
与此同时,小米的硬件业务利润率偏低。雷军曾对外承诺:“小米硬件综合净利润率,永远不会超过5%。”小米2018年财报显示,小米硬件的综合税后净利率还不到1%。营收占比如此之高的硬件却无法提供多少利润,投资者当然不买账。
“很多分析师看不懂小米的生意。”雷军曾如是“抱怨”,他认为小米的模式太新了,分析师们找不到“对标公司”,因此总是“低估”小米。
港股向来以理性甚至冷血著称,对于所谓“有发展潜力但暂时未能体现到盈利能力”的上市公司,市场并不买账。最著名的就是阿里与港股市场的相互“怨念”,而港股上市初期的腾讯,也看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冷脸。
有人调侃,一直不赚钱的京东可以在纳斯达克获得超高的估值,但在港股市场,这几乎没有任何可能性。
既然小米选择了港股,大抵就只能接受这个“赚钱才能伸手要股价”的游戏规则。
摆脱手机依赖?AIoT难成救星
在回购公告中,小米集团表示,公司的根本信心来自互联网商业模式及“手机+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双引擎战略,希望以股份购回表达对现时及长期业务前景充满信心。
但分析人士表示,小米要想真正提振投资者的信心,取决于小米能否改善手机业务的微利状态,以及在AIoT业务上的成绩。
2019年1月,小米将旗下的红米手机独立出来,成立了Redmi品牌。雷军当时表示,Redmi品牌会追求极致性价比,而小米品牌将重点冲刺中高端。此举的目的不难推测,中高端产品意味着更高的利润水平。
今年年初,小米公司还确立了“手机+AIoT”双引擎战略,并高调对外宣布,未来5年将向AIoT领域投入超百亿元。
6月11日,小米在米家智能生活新品发布会上一口气发布6款智能家居新品。雷军表示,2016年3月29日“米家”品牌推出后,在过去的714天已经陆续推出186款新品,相当于每4天就有一款新品。“米家要做未来智能电器的领军品牌。”雷军为米家立下了一个新的Flag。
根据小米公布的数据,截至2019年一季度,小米IoT平台连接设备数超过1.71亿台(不包括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同比增长70%。这意味着小米坐拥“全球最大的消费级IoT智能互联平台”。小米财报显示,2019年一季度,IoT与生活消费品收入达到了120亿元,同比增长56.5%。
6月6日,5G商用牌照正式发放,这意味着中国的5G元年提前到来。这势必会引发又一轮的手机换机潮,以及“万物互联时代”智能硬件行业的大爆发。不过,认准方向还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不得不说,小米离自己的目标路远且艰。
首先,中国公司走在了5G产业第一梯队,也意味着将面临的是更加“硬核”的竞争。根据2019年一季度财报,小米的研发投入为17亿元,同比增长49.5%,研发投入在总营收中的占比仅为3.9%,低于苹果的5.36%,更是远低于华为的14.1%(不仅包括手机业务)。而且如果从总投入规模上看,就更加不是一个量级了。
其次,小米的AIoT野心很大、进入行业很多,这会不会带来一个后果:行业公敌。小米要以一己之力对抗诸多行业,这个“搅局者”和“颠覆者”并不好当。
6月23日晚,小米集团公告称,经股东大会同意,授权董事回购不超过本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10%的股份。以小米当前市值计算,此次回购金额上限或高达300亿港元。上市以来已回购41次,股价至今仍低于发行价2018年7月9日,小米集团正式在香港主板上
当初被众多投行机构看好的互联网独角兽——小米集团,上市之后股价却一路下跌。今日,小米股价盘中跌破9港元/股,创下8.92港元的历史新低。截至收盘,小米报9.09港元,相比发行价跌幅约47%,几近腰斩;全天成交额16亿港元,总市值2183亿港
9月2日,小米集团下跌逾2%报收于8.35港元,盘中创下8.28港元的上市新低,较发行价17港元已经腰斩。此时,距离雷军“要让上市首日买入小米公司股票的投资者赚一倍”的目标还差两番。小米集团上市14个月以来,股价接连受挫。即便是上半年业绩大
小米集团又双叒叕回购了!9月5日,小米集团耗资约4890万港元回购公司450万股股份;次日,小米集团又耗资约4932万港元回购公司450万股股份。同花顺iFind统计显示,小米集团自上市以来已累计发起127次股份回购。然而,小米集团自上市以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雷军“让投资者至少赚一倍”的诺言咋办《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孙冰 | 北京报道(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9年第12期)6月12日,小米集团(1810.HK)发布公告称再次回购532万B类股,这是小米6月3日启动第二
新京报讯(记者 王胜男)8月3日,福建七匹狼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七匹狼“)发布公告称,截至7月31日,七匹狼累计回购公司股份550万股,占总股本的0.73%,交易金额为3148.85万元。7月14日,七匹狼发布了回购公司股份方案,并
雷军算不算一位优质的创业家,这个问题,每个人心目中有不同的答案!从创业的角度来看,雷军身上有很多值得创业者们学习的地方,比如雷军在财务自由之际还能拿出创办小米公司的魄力。从投资者们的角度来看,雷军是一位优秀的创业者,但小米公司却并不是一家能
投资者对小米公司的分析总结考虑到中国的激烈竞争和疲软的消费者需求,小米的智能手机业务部门可能难以在2022年表现。该公司的研发费用今年可能会急剧上升,因为其新的电动汽车业务的员工人数将增加。小米在2022年3月下旬披露了一项新的100亿美元
1月27日消息,小米股价大跌近5%,报价16.58港元,跌破17港元发行价。截至目前,内资持股11.73%,占流通股本比重近26%,昨日内资大幅减持1802万股。 2018年7月9日,小米赴香港IPO,尴尬地遭遇破发。当晚答谢会上,雷军
9月22日,小米集团(01810.HK)股价再度走低。截至收盘,报9.68港元/股,跌0.72%,总市值2421.04亿港元。将时间线拉长来看,自2021年年初创下35.9港元/股的高点后,小米集团股价便开启下跌模式。以最新9.68港元/股
股价一暴跌,小米就回购。自今年1月14日小米被美国“拉黑”后,去年不断上涨起来的股价便一路下跌,最近两个月小米股价累计跌近40%。与此同时,小米还连遭多家指数剔除。3月11日晚间,小米集团抛出百亿港元股份回购计划,受此消息影响,小米今日股价
6月3日,小米盘中股价创下6.3%的跌幅,最低到8.92港元,为历史新低。截至发稿,小米股价为8.97元。小米随后公布了上市之后的第三次回购计划:小米集团(1810.HK)启动新一轮股份回购,按平均价每股9.0492港元,回购1103万股股
3月24日晚间,小米集团发布的2020年全年业绩报告显示,2020年小米收入2459亿元,同比增长19.4%;经调整净利润130亿元,同比增长12.8%,净利润年度增速再创新低。关于小米净利增速下滑的原因,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分析称,小米在智
燃财经(ID:rancaijing)原创作者 | 王琳编辑 | 阿伦2018年7月9日,在筹备了半年之后,小米如约上市,为了庆祝,公司给每个员工发了两件T恤。颇具戏剧性的是,小米的上市拉开了香港资本市场狂欢的序幕,之后,美团、映客、宝宝树等
来源:第一财经小米集团6月18日晚间发布公告称,今日回购260.4万股,涉资2498万港元,回购价格区间为9.56港元至9.59港元。 这是今年6月3日以来,小米的第9次回购。本轮回购开始于6月3日,当天小米回购1102.94万股B类股份。